標籤

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

亡命快劫 (The Taking of Pelham 1 2 3)

上次看電影放映前的預告片,促使我們晚上十一點跟小狐狸去西門町看了這部片,老實說~我們倆真的是很容易被預告片說服進戲院看片的人(也包括了被賣場展示還有第四台說服)。禮拜天深夜的電影院,真的是沒多少人,所以也難以判斷這部片子是不是很賣座。再出發看電影之前看了一下網路上的電影簡介

新版海報

舊版海報 (轉載自視界網)

 

發現了這部片子是翻拍自1974年的同名經典影片,算算一時至新版影片上映已經有35個年頭了。導演東尼•史考特 ( Tony Scott ) ,曾執導過湯姆•克魯斯的成名作《壯志凌雲》,並與威爾•史密斯合作過《全民公敵》,丹佐•華盛頓 ( Denzel Washington )  的上一部大片《時空線索》也是由他所執導的。

要說這片子與之前他所導演的膾炙人口的商業大片比較起來,好像缺少了些什麼。刺激感好像缺少了些,有點像是要強迫用快速晃動鏡頭的手法來製造緊張與衝突感,但是我們卻覺得看得有些頭暈,真正的刺激感卻沒有多少。

在轟隆隆的影音娛樂背後,這部電影想要傳達的東西又有些不夠明確。如果說丹佐•華盛頓的角色是出於無奈、被陳腐的官僚所吞噬的小角色。那麼憤恨不平的約翰屈伏塔 ( John Travolta ) 又是屬於什麼呢?  自我合理化的罪犯嗎? 或許合理的解釋就是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台詞吧! 這全都怪【該死的紐約】。描寫官僚的部分有笑點,但不是這部電影的主軸,如果想看發人深省的片子,這部就算了吧!  要殺殺時間或許可以看看。

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

你知道什麼是"黑色幽默"嗎? - 食人宴 Feast 1,2,3 觀後感

我所指的可不是周杰倫的那首歌歐~如果是透過搜尋找來這裡想要聽歌的訪客,你可以按"上一頁"離開了,別無聊浪費生命看我寫的這些狗屁廢話。


我們對於黑色幽默的瞭解,除了周董的歌曲(我腦殘看不出來歌詞與黑色幽默有啥關係)以外,到底還知道多少呢? 腦內啡在看完食人宴這一系列的電影以後,直覺得想到的就是黑色幽默這個名詞。但是我們真的瞭解自己講的名詞的意義嗎? 好吧! 拜一下維基大神,大神給我的答案真的是非常的沒學問,害得十分的有學問的腦內啡看了半天也是不太明白。 有興趣的自己點一下去看看吧! 維基百科-黑色幽默

腦內啡的看法比較簡單,我認為所謂的黑色幽默是指一种放大了現實的殘酷與無情,誇張到令人感到好笑的東西。例如這部電影中所描繪的每個角色,都是我們生活週遭可以看到的類型,經過導演的手放大到了一個極端的例子。像是有著美貌的超級笨蛋卻總是有笨蛋男人願意幫忙的女人,會在第一時間領導大家但是總是出餿主意的人,對一切都漠不關心到極致的人,對一切都熱心過頭的人,想著自己的利益永遠大於一切的人。這些角色或許誇張,但是卻更貼近於腦內啡知道的人性。

無疑的這是一部低成本的電影,但是作為一部商業片該有的英雄美女也沒有少給觀眾。不過有些特別的是,相較於電影裡面的其他英雄角色,本片的英雄都活的蠻短的。至於美女的部分,更是花瓶到一個極點,台詞直接刪減到一句話都不剩,但是衣服也直接脫到幾乎只剩下內褲為止。灑血漿、噴斷肢、爆頭等等都是直接給觀眾一個極限,雖然看得出拍攝預算不高,但導演的誠意很高,觀眾想看的每一樣東西都給你最大值。

腦內啡喜歡看電影,這片子帶給腦內啡很大的娛樂效果,雖然其他人的影評或許不見得很好,但是想體會與瞭解一下什麼叫做"黑色幽默"的朋友,腦內啡誠摯推薦這系列電影歐!